本堂成員介紹


YouVivid-免費自製MV,動畫賀卡,手機影片鈴聲  下載此MV作品到手機或電腦珍藏

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

海的故鄉 故鄉的海(姓名:王胤翔 學號:2100411029)
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澎湖群島總面積約127平方公里,遊大大小小近百個島礁零零落落地被拋灑在台灣海峽東南方長約60公里、寬約40公里的海域中。長達約320公里的海岸線婉蜒曲折,其中不乏天然良港,是從事海洋漁作的上好基地;錯綜複雜的海岸地形,或碎石崖錐,或海蝕平台,或珊瑚淺坪,或綿綿沙灘,是海洋生物的最佳棲所。島上先民自古即以海為填,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,耕耘其田、網罟其海,打拼出海洋產業的一片天,因此,海洋文化的特色俯拾皆是,也斑斑可考。海,對澎湖人來說。以不僅僅是一種意識,而是一種生活,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。因此,澎湖人對海史中有著一股濃德化不開的感情,也有一堆堆說也說不完的故事。
海底地形
澎湖群島位在我國的大陸棚上,是海底火山的產物,歷經多次的海進海退,西北兩面鄰接100公尺深的台灣海峽,東南兩面則頻臨台灣堆。內灣水深多在15公尺以內(大倉灣可達25公尺),海流較緩,水體置換較少,海底泥沙淤積,坡度平緩;外圍的水深則大多隨海岸線往外漸增,南方海域一般水深約在50公尺左右,各處的淺灘網外擴張,形成面積廣大的潮間帶,是澎湖海岸地形最大特色。
海底底質
底質分部常因地點所臨海流的強弱而異。東岸海底大部分是岩礁及珊瑚礁所構成;北岸海底以顆粒較粗的沈積砂質和礫石堆積、貝介、珊瑚殘骸為主;西岸海底多玄武岩礁;南岸龍門至鎖港間多細砂,山水至風櫃間,則是交拾與山湖雜陳。
海流狀況
黑潮主流自台灣東岸北上,其支流經巴士海岸後進入南中國海,一部份則自台灣西岸向北出台灣海峽,再到東海與黑潮主流相會合。中國沿岸流發源於中國北部沿海,其冬季水溫較黑潮為低,受東北季風影響,沿東海南下,經台灣海峽進入中國南海。南海季風流則伴隨下季西南季風而來,夏季西南風盛行時,海流以東北方向為主進入台灣海峽。澎湖位於此冷暖流交匯之處,是個良好漁場。
潮汐狀況
音樂球公轉、地球自轉與公轉等因素,在月球和太陽引力的共同作用下,海水每天都有兩個週期的漲退。當月球、地球、太陽三者城一直線時,引力重疊加乘,吸引海水而使海平面升高,此即為農曆初一、十五的大潮,澎湖地區的滿潮約在朔望的十二點,低潮約在早晚六點。因月球公轉週期大約是29天半,而地球自轉週期是24小時,因此,低潮或滿潮的時間,每天約比前一天晚48分鐘。滿潮或退潮高差稱為潮差,澎湖地區的潮差約在2.5公尺左右,局部地區可達3公尺以上。退潮後的潮汐灘地每每長達數公里,在此海路交互作用地區,裸露出多樣性的底質,也孕育了多樣性的底棲生物,而成為潮間帶漁作的最佳場所。
季風水文
群島位於台灣海峽走廊,受武夷山與中央山脈相互夾殺的影響,夏季西南氣流旺盛,冬季東北季強勁,季風推送洋流,改變海水溫度,對海域生態影響甚大。珊瑚礁海域特徵表現無遺。



在美麗的沙灘或潮間帶,為了旅客的安全,先了解海水潮汐再下水唷!澎湖潮汐會有兩次規律的漲、落,每天退潮大約慢了50分鐘,最大潮差約在3公尺。而退潮後所露出的天然潮間帶,是澎湖人重要的經濟活動場所之一。
資料來源:澎湖產業印象--走過潮間帶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澎湖縣觀光協會 http://www.peng-hu.com.tw/tide.php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